400-860-9889

新闻动态 > 正文

找了一圈,林小英的教育理想国或许就在这里!

发布时间:2024-11-15 08:27


这是一篇来自入读4年的清澜山家长的来稿,文章包含了她对教育的思考、为什么当初会从深圳举家搬迁入读清澜山以及入读4年的感受。

*本文采用第一人称讲述


国庆假期看了十三邀许知远采访林小英教授的那期节目,感慨良多。


林小英教授在节目中贡献了不少爆点金句,引起了很多观众的共鸣。例如:


“我们褒奖了很多只有单一特点的人,忽略了学生群体的多样性。”


“现在的教育系统似乎只为升学做预备,太卷了。”


“卷是过度的无效竞争。”


“当人吃饱了穿暖了,重要的能力其实是玩。”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能开出一朵花来。”

……


观众们对林小英的观点褒贬不一,有人嘲讽林小英“自己上岸了就不管别人的死活”,也有人无奈感慨“虽然认同,但处于这样的大环境中,无可奈何”。更多的人看完节目后产生了共鸣,开始思考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看完节目已是深夜,旁边躺着正在读二年级的熟睡的女儿。看着她心满意足、充满幸福感的睡颜,不由得感到庆幸,庆幸4年前自己的选择。


四年前,儿子面临幼升小。那时候家里有着一套还不错的公立学位房,但儿子幼儿园的同学都在备考深圳两所非常热门的国际学校。读什么样的小学成了那时候的话题中心。


当时我一直在思量,是否只有公立和国际学校两条路可选?不可否认我喜欢小班制教学,希望孩子能有好的英文环境,但同时我不想丢掉中文,因为以后无论我们要去哪里,我们都是中国人。是否能够找到一个学校能够兼而有之?


看了深圳及其周边一圈学校后,清澜山学校进入了我的视野。现在两个孩子已经在清澜山学校及幼儿园入读4年了。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4年的学习体验,那应该就是:超出预期——清澜山带给孩子的改变,给了我大大的惊喜。


孩子们为五周年校庆表演完节目后打卡拍照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能开出一朵花来。


林小英在节目中说的话我非常认同,“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能开出一朵花来。”但花期各有不同。


每个孩子个性不一、学习能力不一,怎能武断地说“谁比谁更好呢?”


我的儿子和女儿个性完全不同。儿子心思缜密,热爱观察,不好发言。他和林小英一样,这个问题他可能很早就想到了,但他并不愿意举手回答。这样的孩子在世俗眼中必定是不那么容易被“看见”的,但在清澜山,他被“看见”了。


哥哥的特长是小提琴,老师就提供各种机会让他上台展现自己

这是他表演完后和海报合照


说实话,我是个俗人,一度很担心儿子这样的性格,会不“讨”老师喜欢。学校一对一家长会的时候,我跟班主任提及我对他性格方面的担忧。一方面确实是担心他,另一方面是希望班主任能够理解他这样的行为。


没想到班主任比我更能捕捉他的优点,20分钟的时间一直在跟我细数孩子的聪慧、善良、责任心和爱心。那一刻,我能从班主任的眼中清晰地看到孩子的模样,原来我的儿子其实比我想象中要好得多。


非常荣幸,四年级的哥哥成为了”山峰小学者“


女儿是个温暖阳光的小太阳,还是运动小能手,学习方面却不如哥哥来得反应快。但每次家长会,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给我的反馈都是:她上课的状态很好,专注度越来越高,非常努力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体育老师给我的反馈是“她非常聪明,每一次学新动作都是最快学会的!”因此,我女儿现在非常的自信。


妹妹从不惧怕在课上举手发言

老师对妹妹的评价都是:非常自信和积极


清澜山的老师会在孩子擅长的领域肯定优点,不擅长的领域肯定努力和习惯。


今年9月的课程说明会上,李校长曾说了和林小英教授类似的话:“我们不能要求每个孩子都做第一,但我们可以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最好的唯一。”



在这样的理念驱动下,清澜山的学生在老师眼中不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不是只有“合格”“不合格”之分。而是花园里的花儿、林间的树木,各有属于自己的美。


非常幸运,我的两个在世俗眼中“不完美的孩子”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都变得自信、阳光,这是我最想看到的。


人生如果只有工作,那就是苦役了


节目中,有一个学生的回答让人唏嘘,他说“苦读12年,我的想法竟然是‘坐牢生涯’终于要结束了。”居然把人生中精力最旺盛、思维最活跃的年级形容成“坐牢”,这怎能不让人感到遗憾?



林小英谈及当代高中生的现状“埋头苦读”——把头埋在垒得高高的书本后面,不辞昼夜地刷题背诵,就连合唱排练和听讲座也“手不释卷”。林小英感慨“现在的教育系统似乎只为升学做预备。”


林教授表示学校教育不能让孩子每时每刻都只在学习,“如果你做的所有事都只为谋生,你这一生就是个苦役”。而实际上基础教育更应该承担的是为人的一生打基础,而这其实就是“玩”的能力。



这里的“玩”当然不是刷短视频或打电脑游戏,而是当脑力劳动一段时间过后,“玩”喜欢的运动、“玩”喜欢的乐器。这里的“玩”是工作/学习之余自己与心灵的一场对话:是运动场上的酣畅淋漓、是乐器上跳动的音符、是画笔下美好的画卷……



说实话,我们这一代是缺乏这种能力的,我和孩子爸爸能够想起工作之余的娱乐寥寥无几,除了偶尔去电影院看看电影,时间似乎都花在了刷手机看短视频上。我们知道这不是健康的生活状态,但又无可奈何,因为我们已经丧失了“玩”的能力。


但幸运的是,我的孩子不一样。在清澜山,有十几种必学的体育项目,音乐课上会学尤克里里、竖笛等各种乐器,学校还有交响乐团、合唱团……


清澜山的孩子在学习之余有很多很多的选择可以让他们卸下一天学习的疲惫。


练琴是哥哥写作业之间的“休息”


清澜山的校训是“try and all is possible”,和节目中的学校不一样的是,清澜山学校鼓励学生在学习之余“玩”各项兴趣


在清澜山学校经常能看到学习、运动、音乐都非常擅长的全能型选手,每天忙碌地穿梭在学校各个不同的功能区。在他们的脸上看到的不是被学习压得喘不过气地沉重感,而是松弛和快乐,当被问及他们是否会感到辛苦时,他们都表示并没有感到辛苦,“因为做的都是喜欢的事。” 这让我想起了李校长提出的“我们要帮助孩子找到他们的热爱,这样他们才会有自驱力。”


卷是无效的过度竞争


林小英说“卷是无效的过度竞争”。



于家长和学生而言,“卷”其实是在单一评价体系下,前排站起来了,你必须得想法设法站得更高的无可奈何。


“卷”的本质其实是大家忽略了人作为个体在性格、家庭环境、经历的差异性这差异性注定了他们有独属于自己的特性,顺着这个特性找到自己清晰明朗的道路,比盲目地“卷”来得重要得多。


今年,清澜山学校的理事王颐先生来学校给家长做了美本申请的分享,当分享自己被哈佛录取的原因时,王颐理事表示:比盲目地“卷”更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独特的道路,“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做好,就会没有竞争对手。”



李校长经常呼吁学生“Find your passion”——寻找自己的热爱。并表示学校为学生提供这么多科研、科创、运动、音乐、艺术等方面的专业设施和优秀教师,就是为了让学生通过不断地尝试找到自己的热爱,并把这份热爱做到极致。


作为深一代,我和孩子爸爸都是传统教育的受益者,我们深知“只有努力才能带来好的结果。”


但回顾我们的学生时代,对学习更多的是“完成任务”,每天盼着快点“熬”过这段令人厌恶的时光。对未来我们茫然无知,只知道学习是那时候我们唯一且必须要做的事。只知道“落后一分代表了一个操场的人将排在我的前面”。


可以说,那时的我们是焦虑且彷徨的。我们焦虑自己考不上好大学,不会有好未来;但我们却又不知考大学到底是为了什么?


在清澜山,似乎没有无效的过度竞争,因为大家都在自己热爱的领域深耕,努力寻找“最好的自己”。


哥伦比亚大学TC college 教学教育学院的 Thomas Hatch 教授就曾这样评价过清澜山的学生,说他们“松弛而专注”。松弛是因为他们在做的事情都是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专注也是因为他们在做的事情都是自己喜欢并擅长的。


我的儿子可以为了踢足球7点前到校,毫无抱怨;会为了练琴早早完成学校作业。我的女儿会在写完作业的空隙对着墙壁挥拍练网球;会即便要上12小时的课也甘之如饴。


在他们身上我真的看到了“热爱”的力量,也正因为这份热爱,所以他们非常地自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哥哥每周有5次足球训练


人生是旷野啊


从繁华热闹的深圳搬来松山湖,确实是一个艰难的抉择,且不说跨城搬家的不便和工作通勤的辛苦。


刚搬来松山湖的时候真的有诸多的不适应,松山湖没有人声鼎沸的网红商场、没有热闹繁华的都市商圈,这里迎接我们的将是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


住了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松山湖跟欧洲很像,很宜居。楼下就是松湖烟雨,周末可以带孩子环湖骑车,迎着风儿,看着夕阳洒在水面上的金色倒影,听着孩子们的欢笑声,真的很松弛。闲时还可以在小区摘杨桃、柚子和龙眼,可以在池塘钓鱼,在竹林挖笋,当然还有孩子们最爱的捉弄含羞草和爬树……


周末我们就在湖边散步、玩耍


《十三邀》中我非常喜欢一个镜头——林小英和许知远站在水库中心的小岛聊天的那一幕。林小英说“农村生活的好处就是,你是在天地之间的”。因为在天地之间,所以即便林小英教授童年遭受不公,几近失语,在林间看到一株映山红长得像树一样高,寂静无言地在黑夜中怒放时,她悟出了“既然灌木也可以长成乔木,谁说我就必须按照既定的路线长大?”



可以说“天地之间”的辽阔治愈了林小英不幸的童年,并给了她勇气让她在长大后决心研究不公的教育现状,这就是大自然的力量


松山湖就是这样一个拥有大自然力量的地方。


松山湖很“欧洲”


后记:


在拥有“天地之间”的松山湖,有一所林小英想要的理想的学校,我想这应该是林小英教授最想看到的吧。


我和我的孩子也非常幸运,能够找到这样一所理想的学校!



声明:本文由入驻国际教育网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